澄潭江镇 - 简介
澄潭江镇位于浏阳东南部,东起文家市镇,西接大瑶镇,南同江西省上栗县毗邻,北与荷花、高坪接壤。1995年由原来的澄潭江、大圣、山下三乡合并而成。澄潭江镇总面积157.83平方公里,人口5.86万,现有12个村,2个居委会。东南干线、大文公路从纵横两向贯穿其境,南川河横贯其中。澄潭江镇共有企业171家,花炮、煤炭是澄潭江镇的支柱产业,特别是煤炭的储存量占全市的90%以上。
镇党委政府以创建“五好”乡镇党委和长沙基层党建示范点为重点,以党建工作为龙头,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。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。200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.78亿元,增幅高达45%;完成财政税收5113万元,比2007年增加1600万元,增长45.8%,其中完成地方收入1128万元,增长47%;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亿元,与财政税收保持同步稳健增长;工业总产值达到9.86亿元,工业企业对澄潭江镇财税工作的贡献率达到92%;农民人平纯收入4128元,比2007年增加780元,增长24%。2005年,该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,财政税收突破620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。

澄潭江镇 - 历史沿革
澄潭江镇是1995年撤区并乡后,由原澄潭江、大圣、山下三个乡镇合并而成。东邻中和、文家市,北靠荷花、高坪乡,西与大瑶镇接壤,南与江西省萍乡市交界。镇域面积157.83平方公里,其中水田1.9万余亩,山林18.8万亩,辖14个村(社区),有人口5.9万人。境内,南川河全长35华里,横贯澄潭江镇。相传因南川河上至沿潭湾,下至大瑶伍家洲潭,共有大小深浅不等的28座水潭相串成珠,得名澄潭江。澄潭江镇东邻文家市镇,南接江西省萍乡市,西与大瑶镇接壤,北靠高坪乡,总面积157.83平方公里,人口5.86万,是湘赣边境经贸交易枢纽。南川河上从沿潭湾起,下至大瑶伍家洲潭,长35华里,共有28座潭,因潭多而得名冗潭江,河水长年澄清见底,清朝末年演变为澄潭江。1995年撤区并乡后,由原属大瑶区的澄潭江、大圣、山下三乡合并而成。
澄潭江镇 - 下辖村
北坑村 | 上马村 | 吾田村 | 西源村 | 毛坪村 | 三贯村 |
仰山村 | 达坪村 | 北斗村 | 杨泗村 | 三车村 | 金塘村 |
长乐村 | 洲田村 | 祝佳村 | 槐树村 | 渠城村 | 大圣村 |
桥头村 | 硖石村 | 金梅村 | 花江村 | 大明村 | 三星村 |
荆坪村 | 上江村 | 荣和村 | 石牛村 | 山下村 | 大源庄村 |
红莲村 | 水口村 | 简佳村 | 碧溪村 | 水竹村 | 珊田塅村 |
桥湾村 | 九龙村 | 小沅寺村 | 升西村 | 南北村 | 苑冲村 |
百福村 | 虎形村 | 和家村 | 龙家村 |
澄潭江镇 - 产业资源
花炮、煤炭是该镇的两大主柱产业。近年来,镇政府围绕“党建指引,环境优化,金融支撑,安全保障,集团组建”的经济整体发展思路,工业企业蓬勃发展。2006年新组建的浏阳市慧总包装有限公司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,拉长了澄潭江镇花炮产业的产业链。对煤炭企业进行规范整治,引导其走规范化、集约化之路,新组建了浏阳市泰能矿业有限公司。到2006年7月底,澄潭江镇共组建企业157家,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45家。2005年实现财政税收6068万元。
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。该镇槐树村建立了“湘苎三号”无性繁殖嫩梢插扦和新品种多倍体一号苗圃基地。农业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,投资400万元的钟鼓潭水电站正加紧建设之中,投资200万元的达坪林场已经启动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。2003-2006年澄潭江镇融资3000多万元,实现村级主干道水泥路硬化82公里,2003年即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“村村通”水泥路的乡镇。2006年上半年,投资20多万元,以集镇街道电网按规划全面改线布局,新装路灯50余盏,改线1500余米,实现了城镇五条主要街道全面亮化,美化了城区夜景。同时,对信用社门口段街道改旧新建,方便了街道居民生活。新建沿自来水厂街道300米,吸收16户山区村民沿路建房置业。垃圾场的规划选址全面完成,己与90%征地户达成协议。毛坪纸厂搬迁正在积极协商解决之中。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。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“关爱女孩”行动,全面开展优质服务,镇计生服务所2004年被评为湖南省级示范所。
澄潭江镇 - 经济发展
经济总量持续增大,综合实力稳步提升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实现了镇域经济的稳步增长。2007年澄潭江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6.48亿元,完成农业总产值1.6亿元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.76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68元,实现财政收入6401.6万元,经济实力保持了浏阳市十强乡镇之列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,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一是花炮传统产业提质增效。潭江镇鞭炮烟花生产源远流长,一直是浏阳市的花炮产业大镇,澄潭江镇现有各类花炮企业110余家。致力于提质增效,引导和推进花炮企业调整生产布局,对厂房进行安全改造;采用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技术和新机械进行生产,实现了产品更新换代,扩大了生产能力,提高了产品质量,提升了经济效益。仅2007年,海源出口花炮厂注册了“海蚌”牌商标,筹建了自己的网站,其魔鞭产品已占到夏威夷市场份额的60%以上;恒天烟花公司实现了澄潭江镇自营出口权企业零的突破;天宇金华公司引进高空烟花安全燃放系列新产品的专利技术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展新、天宇公司各投资200万元,新引进二套全自动生产线,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;鑫祥等12家花炮企业顺利实现转产生产新产品;万奇、天宇、永发、昌泰、大圣等9家企业年产值过千万元,年产值上500万的企业达到46家,2007年, 澄潭江镇花炮企业完成总产值5.5亿元,其中出口交货值2.3亿元。二是煤炭资源产业规范提升。该镇是浏阳市的煤炭资源重镇。煤炭储量、产量占全市80%以上,也是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。2007年,重组并规范了煤炭企业,经过整合提升,实现了煤炭矿山的保护型开采、安全型和环保型开采,提高了资源利用率,有效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业的内聚力,吴家冲煤矿被评为浏阳市十家模范集体之一。三是招商引资外向拉动。积极组织招商活动,2007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50万元,到位外资20万美元。新增新上了恒强化工、慧总包装、恒隆金属等非花炮类规模企业,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澄潭江镇 - 基础设施

社会保障和救助更加有力。组织了对1.2万名农民进行了农业实用技术、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的培训,推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。将工伤保险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之一,有效扩大了工伤保险覆盖面,维护了职工和企业的利益。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,实施五保户安居工程,投资150万元建成了百人敬老院,并对散居五保户危房进行全面改造,及时发放了各种救济、救助、优抚资金,弱势困难群体最低生活得到保障。科技创新成绩斐然。积极开展科普知识、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和科普集市活动,培育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;积极鼓励科技创新,涌现了一大批科技发明和科技创新人才;科技对澄潭江镇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。计划生育稳步推进。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窗口建设,创建了省级示范性计划生育服务站;通过组织“关爱女孩”行动,开展“婚育新风进万家”、优生优育宣传等活动,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;将工作重心下移,形成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机制;扎实开展奖励扶助工作,强化流动人口管理,突击重点对象的措施落实和社会抚养费征收,稳定了低生育水平。医疗卫生健康发展。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构健全,投入保障有力;新建了镇卫生院、卫管所和14个村级卫生室;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到澄潭江镇农民,2008年度农民参合率已达90.2%,农民就医难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。教育质量不断提高。顺利完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,先后完成了槐树完小等15所学校的“三改一加强”工程项目,校园环境得到优化,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,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,2007年,澄潭江大圣学区初三教学综合评估名列南区第一名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。宣传法制文化站的创建,推动了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。目前,澄潭江镇建有乡镇文化服务中心、村级公共图书馆7个,文化室5个,经常性农民戏剧演出团2个,农民腰鼓队12个,文化体育协会11个,群众文化活动普遍开展。以农民自编自演的揭露“六合彩”之害的花鼓戏《梦》在全市公开巡回上演,得到了广泛好评